焦点热文:中能专访︱彭超才:强化技术创新 推进氢能产业化布局

访阳光电源副总裁、阳光氢能董事长彭超才

王睿佳


【资料图】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如何促进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记者采访了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超才。

中能传媒:目前可再生能源制氢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和地方政策频频出台,市场非常火热。作为国内制氢领域的新能源企业领跑者,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彭超才: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认为,未来氢能在我国能源安全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从可再生能源制氢角度看,其火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氢是一种来源广泛、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在应用氢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与建筑等高碳排放行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其次,我国地大物博,可再生能源丰富,风光发电潜力巨大,足以支撑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再次,政策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的相关部署,氢能在我国已经形成了“1+N”的政策体系,明确了氢的能源属性和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各阶段目标,这点非常重要。最后,在供应链上,我国氢能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在制氢、储氢和运氢等环节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具备规模化发展能力。

氢能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的发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等特点,仍存在成本高、政策力度不一、相关标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实现“绿氢”的规模化应用和发展还将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深耕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新能源企业,我们需要做的是立足自身、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提高研发水平,用实际行动助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

中能传媒:随着制氢技术研究不断深入,我国制氢项目纷纷落地,您认为这些项目对国内绿电制氢产业发展有什么作用?还面临哪些挑战?

彭超才:在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制氢项目纷纷落地,其中绝大多数是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具有很强的行业代表性,市场关注度很高。“绿氢”项目的爆发式增长,推动了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需求大量增加,加速了我国构建绿色、高效、经济的氢能供应体系的进程。一方面,进一步带动了电解槽市场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新势力涌入,各企业纷纷推出大标方新产品,按下了氢能发展的“加速键”。另一方面,大量项目的落地运行,也将加快产品研发进程,促使技术快速成熟,从而大幅降低成本,推动“绿氢”的进一步普及。

发展的背后也将带来更多的挑战,促使我们必须加快进度,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共同解决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建立更科学完善的标准认证体系,协同上下游企业,解决项目运行及经济收益问题。否则,一旦这些项目高开低走,没能成功运行,可能给产业带来更大的伤害,其“后遗症”不可估量。

总之,在产业发展尚未成熟的阶段,涌现大量制氢项目落地,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更理性地看待,聚焦解决核心问题,专注于提升设备技术,协同上下游资源,使项目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让绿电制氢产业健康发展。

中能传媒:“绿氢”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请问以“绿氢”为代表的氢能一般会在哪些场景中得到使用?

彭超才:众所周知,“绿电”主要是指光伏、风电以及核能等产生的电能,而用“绿电”所制备出的“绿氢”有助于很多行业深度脱碳。目前氢能主要应用在交通运输、能源电力、钢铁冶金、石油化工等领域,随着顶层政策设计的确定和氢能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氢能的应用领域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总体处于发展的初期,应用端需求主要受下游行业脱碳进程、政策支持力度、技术成熟度等因素影响。

短期内,我国氢能应用需求主要来自交通运输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推广,是推动氢能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例如,目前在我国很多城市启用的氢能大巴车、氢能商用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未来有望实现高速增长。2021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同比增加35%和49%;2022年产销量进一步增长,各地政策也明确了这一点。

长期来看,工业领域有望成为氢能应用的第一大领域,氢不仅可作为工业燃料,还是合成氨、甲醇等的主要原料之一。在炼油工业中,氢气被广泛用于对石脑油、粗柴油、催化裂化以及不饱和烃等的加氢精制,以提高油品的质量。尼龙塑料、农药、油脂化学和精细化学品加工中都需要氢气生产相应产品。可以想见,氢能需求将在政策推动下进一步释放。

中能传媒:阳光氢能在制氢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彭超才:阳光氢能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打造了一支自主创新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队伍,主导和参与制定多个行业标准、申请专利200多项,建成国内领先的电解水制氢系统综合测试平台,满足4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电解制氢系统测试需求,可实现材料评价、性能测试、系统实证、用户培训等;建成可再生能源变功率制氢及氢储能发电实证平台,实现纯离网变功率制氢、电—氢—电闭环的实证研究,探索多模式下变功率制氢及电氢耦合技术;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建“PEM电解制氢技术联合实验室”,具备核心部件、膜电极制备及200标准立方米/小时以上PEM电解槽研发能力,产品已在项目中运营使用;建成吉瓦级制氢设备工厂,具备大功率碱性水和PEM电解制氢系统规模化生产能力。目前规划2023年建成一座2吉瓦产能的新工厂,新的工厂将会提高自动化、标准化制备水平。

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国内外多个大型风光制氢示范项目,产品已在吉林、宁夏、内蒙古、甘肃、湖北等地的风光制氢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2021年,1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吉林白城交付,助力建设“中国北方氢谷”;2022年,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科院大化所合作的国内首座(国网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项目投运,对氢能参与储能调峰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同年,为内蒙古综合能源站项目提供碱性水电解制氢装置,为宁夏等地项目提供PEM制氢装置。2022年12月,长江电力绿电制氢示范项目产氢成功,顺利产出99.999%高纯度氢气。该项目采用阳光氢能领先的PEM电解制氢技术,将为国内首个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艇提供制氢加氢服务。

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未来,阳光氢能将秉承“让绿电制氢更高效”的使命,致力于成为绿电制氢系统及解决方案全球引领者,引领绿电制氢及电氢耦合技术,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责任编辑:沈馨蕊

关键词:

来源:《中国电力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